关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及中国文论的“失语症”问题的讨论几年来一直没有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蔡钟翔、陈良远等人就此提出了新的观点。蔡钟翔还特别提出了由古代文论研究者编写文艺学教材的倡议,引起了一定反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11届年会10月10日在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召开。开幕式由詹福瑞教授主持,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常务副会长徐中玉教授致开幕词。河北大学王洪瑞校长、傅广生副校长出席了开幕式,王校长致欢迎词。
对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现状,与会代表普遍感到不尽如人意,应当编写出新的文学理论教材。也有的代表认为,“文学概论”一类的课程应当取消。改为让学生读原著原典,包括古代的、外国的,这样对学生更有益。至于如何编写文学理论教材,存在以下几种不同主张:一种主张将现代、古代、外国的文学理论融合为一体,现在已有学者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第二种主张搞出古代文论的专门教材,古代和现代因为创作道路、发展重点、时代背景都不相同,不可能将古今揉在一起;第三种观点认为编写新的文学理论教材的时机尚不成熟,应先多做一些开发、整理工作,首先抓好基础研究。关于教材编写,有的学者提出要多元化、个性化的主张。
在主张古代文论学者参与编写文艺学教材上,詹福瑞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编写《文学概论》教材的建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建议。
他认为,“经过一个世纪的梳理与研究,尤其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大的理论框架、一些基本的理论范畴已眉目比较清晰,也形成了一些比较一致或相近的意见,如文道问题、神思问题、体性问题、通变问题、知音问题,这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梳理出的一些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今后编写《文学概论》很好的基础。”“关键是要迈出第一步”。
在文艺学教材的中国化问题上,蔡钟翔认为,理论框架和术语范畴的根本变革,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但现行文艺学教材的中国化并非没有前途,因为中国传统文论这宗丰富的理论资源确实开发利用得还很不够。比如,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心物的辩证关系及创作过程中互相感发的机制,已认识得相当深刻”,从陆机《文赋》开始,这些作家对创作思维的心理体验也有细致的描述,这也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蔡钟翔认为可以由文艺理论研究者与古代文论研究者合作编写文艺学教材,以弥补各自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发挥创造性”,“脱出对西方文论人云亦云的窠臼,文艺学教材不应局限于西方文论的评价与整合,还应有自己的建树,这样才能显示出中国特色。传统文论提供了不少理论的生长点,如能在古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分析使之升华,就可能形成既高于古人又异于西方的理论观点。
与会学者还就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古代文论有无体系及其意义、古代文论研究的治学态度与学风、中西方思想与文化的异同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会议最后进行了换届选举,推举郭豫适为新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